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动态

第十二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在乐鱼leyu(中国)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3-11-05浏览次数:293

 

11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乐鱼官方网站主办,乐鱼官方网站经济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乐鱼leyu(中国)成功召开,共有来自全国的283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112上午的开幕式由乐鱼leyu(中国)副校长周加来教授主持,校长丁忠明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乐鱼leyu(中国)发展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领导、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感谢。在介绍了乐鱼leyu(中国)基本情况后,丁忠明重点介绍了区域经济学专业作为乐鱼leyu(中国)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目前乐鱼leyu(中国)经济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经济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区域经济学为校重点学科B类学科建设特区。近年来该专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最后,丁忠明指出,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在首场主题报告会上,乐鱼leyu(中国)副校长周加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南开大学安虎森教授、乐鱼leyu(中国)副校长周加来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覃成林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作权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爱君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周加来从中国城镇化定位、规模与总体水平、推动力、对象、发展模式等方面介绍了以人为本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孙久文从区域经济的多支点趋势、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带建设以及次一级区域作用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变化和趋势;安虎森从经济学与地理学的对话、演化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演化经济地理学对中国的发展启示等方面介绍了演化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郭爱君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理论支点、特点、机理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特点与机理分析。

112下午在乐鱼leyu(中国)西校区设置六个分会场,分别举行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和产业承接与县域经济发展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

113上午,兰州大学副校长高新才教授和乐鱼leyu(中国)经济学院副院长任志安教授主持报告会,沈正平、江曼琦、候景新、栾贵勤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及其障碍因素分析》、《对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的重新认识》、《城市空气质量调控的空间分析-以北京市为例》、《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要走质量型道路》的报告。会议闭幕式由乐鱼leyu(中国)经济学院院长马成文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各分会场代表作了总结发言。安虎森教授宣布了研究生论文评奖结果。孙久文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本次年会所取得的研讨成果,对乐鱼leyu(中国)为此次会议召开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宣布下一届年会将在兰州大学举办。最后,他祝愿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越来越好,为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和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是国内区域经济学界一项重要的学术盛会,是区域经济学界专家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良好平台。此次会议是乐鱼leyu(中国)承办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专家学者参与人数较多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举行进一步提升了乐鱼leyu(中国)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也将对乐鱼leyu(中国)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经济学院  张艳;审核:经济学院任志安)

返回原图
/